千余言凝成二十余页纸,叠起来以针线订成册,还特意用黄页封了面,方递向胡文。
胡文颤着双手接过,他就站在沈碧空身侧,一字一句,早已尽览全文,起先他还只是赞赏沈碧空的笔力过人,一手行草,看似潦乱,其实章法天成,极尽风骨,有大家风范,待到看出这篇文章的中心之论竟然是“欲治河,先争霸”时,他脑子顿时一轰,整个人都像被雷劈住了一般,动弹不得。
吴国富庶偏安,国人享受安逸,虽则有识之士不免会有天下倾覆的担忧,但总觉得纯以国力而论,吴国富强,不惧其他诸国,因此并没有多少危机意识,即便时不时有人发声,也不过是禀着居安思危的态度,警醒一下国人罢了,真正在明面上提出“不争霸则国必亡”的,竟然只有岑焉一人,而这,也因为岑焉没有出仕,不过是被大多数人当成了狂生的狂言罢了。
吴国的主流思想就是“我富所以我强,我强所以我无忧”,争霸不是必要的,毕竟打战死人又流血,空耗国力,还违背了王道之治的仁义,只要我够强,够富,够仁德,自然便会天下归心,何必去争去抢,失了大义所在,抢来了也会名臭千古,这对爱惜名声的文人来说,死也不能干。像岑焉那样的少数派,自然是要被人侧目的,也就是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