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顶峰。每次朝臣向皇帝禀奏事务,太平公主都直接乘辇进入宫中,在一旁听着,遇到意见不同的地方,就毫不避讳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太平公主的田舍、奴仆数不胜数,所用的器物,也远远超过了帝后的仪制。
更夸张的是,有时她身子不爽利,不便入宫议事,经由她提拔的朝臣,就直接到她的府上,把朝政向她禀告。有人私下议论,太平公主如今的做派,已经俨然又是一个女皇。
李旦不动声色地冷眼看着这一切,并不阻止,只在某天忽然下旨,说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由太子李隆基代为监国理政。
李隆基隐忍了许久,终于有太子监国的名义在手,朝会之时,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反驳太平公主的意见。他本就生得极好,又很会说话,没有道理的事情,尚且能讲得振振有词,经过深思熟虑的事情,更是让人不由得不信服。
太平公主再三被驳了几次面子,已经有些挂不住了。她提拔官员的作风,又恰恰有些类似则天皇后,只要人有过人之处,就算有些短处也不要紧。李隆基就抓住这个机会,暗示与自己交好的朝臣,抓住机会接连弹劾太平公主一系的人,五个里面,总有那么一两个会被罢官免职。
一来二去,太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