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盟友的情况,中国的立场比原想象的好。
小毛奇不提意大利还好,一提意大利皇帝的胡子又翘了起来。开战第二天意大利就宣布中立,由此他不由再次记恨把这一切弄砸的宰相俾斯麦——这几天皇帝回首往事。又想起祖父临终时‘联俄不可忽略’的遗言,发现正是由于俾斯麦主导的德奥结盟。才使得德俄关系变得极为糟糕,而又是因为他颁布的‘伦巴第法令’。最终将俄国赶出柏林逼向了法国,在最后产生今日的俄法协约。
为了奥匈而失去俄国,真是一件无比愚蠢的行为,同样的,意大利和奥匈的关系也极不友善,所以在8月2日意大利才会宣布自己将保持中立,可以说,同盟之间一点同盟的意思都没有。反观协约三国,就连向来都不直接介入欧洲事务的英国。这一次也都毫不犹豫的宣战。
御前会议在皇帝回忆里停顿,大臣们并不知道皇帝又开始委过于人了,只是静静的站立着,等待皇帝再次询问。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才再次问道:“似乎中国人还给了我们一些忠告,我想知道你们对于杨锐阁下的那些话有什么看法?帝国海军是不是一定要出港和皇家海军决战?”
“陛下,虽然中国目前在战略上取得了胜利,日本人已经掉入了杨锐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