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的指挥棒转;你要说是为了保存壮大德川家的实力,三方原一战他又是不惜血本。
到底有什么是触及底线,而令德川家康奋起破釜沉舟决心的事情呢?我好像真是没有看到,无论是过去看书还是来到这个时空亲自接触,都没有见过。好像无论是什么事情他都可以协商,什么都可以通融,可以取得最终的妥协。他最善于的好像就是这一点,在严重劣势的时候,却总是能为自己争取一个最为有利的谈判位置和结果。
德川家康真正能够绝不妥协时候,也就是他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落在他手里的敌人绝对不要想逃出升天。我记忆中的丰臣秀赖是这样,眼见得明智光秀也是这样。
“我也不知道!”既然自己想不明白,我只好老老实实地对儿子说,不能因为自己的面子而让他们形成错误观念。“刚才说过,我也不能完全看头德川家康,这便是其中一点。战国中其他强者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多是得益于他们邻居的低能,即便是有一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也可以先消灭其他人以壮大自己。似乎只有德川家康是个例外,除了一个让他占到不少便宜的今川氏真之外,随便哪一个的优势都不是他所能抗衡的。这种情况下使他总是不断地在斗争和妥协着,至于底线已经叫人难以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