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出身。有暴利在前,却要让他们少赚银子,那就等于赔钱,真是满心的不情愿。
不过想想先前已经是得罪了齐国公,自己的大哥郑芝龙已经是说过。尽可能的结好,咱们郑家的荣华富贵或者都是要靠着这齐国公才能实现,郑芝龙脸上带着笑容,开口回答说道:
“宁先生。这等事还需要您亲自张口,真是折杀了,让灵山商行的掌柜们去我们那边打个招呼就是,肯定会给您办好,只是不知道,山东到底会需要多少的铜料呢?”
宁乾贵说了一个数目,郑芝虎吐了口气,这个数目。来往于山东和日本地郑家商船,只要把压舱的大石三分之二换成铜料就行了,不会影响船队正常的生意买卖,还有些额外的运费赚,这个生意倒是好做。
不过大明和日本之间,若想求大利,不应该做这个铜的买卖,大明白银买货物。到了日本卖掉货物换成黄金。这才是真正的大利,郑家的生意差不多都是这么做。其余的海商也是如此,铜料地生意,就算是铸钱,算上工匠、铺子子类的成本,也没有太大的油水。
想是这么想,郑芝虎脸上还挂着谦卑的笑容,以示自己是真心诚意想为胶州营做一些事情。
即便是坐在那里,李孟依旧是在那里看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