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琇笑了笑,又一次叫过赵源:“你去取一叠白纸来,再取一套笔墨,一把裁纸刀。”
赵源面露狐疑,但还是老实听话去做了,赵琇是他姑姑,她发话,他当然只有听的份,况且在场的人里,独他是宗孙,跟在祖父、父亲身边,想要进进出出或是做些什么事都方便,也熟悉宗祠的结构,知道东西都放在什么地方。
族人们看着赵琇,都有些好奇,她要白纸和笔墨是打算做什么?有聪明些的人就猜想,她这大概是要让人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
赵源很快就拿了笔墨、刀和纸过来,但这纸跟寻常白纸有些不一样,这是奉贤本地造纸小作坊出产的纸,远不如赵琇自家用来写字绘画的字洁白,但胜在纸质细软,用来包裹瓷器、金银器之类的最好,原是宗房的人放在祠中,预备四时祭祀之后包裹珍贵祭器时用的。赵源有些尴尬,这是他在祠中能找到的最好的白纸了,却未必合小姑姑的要求,他硬着头皮将纸笔送到了赵琇面前。
却不知这正中赵琇下怀,她需要的,最好就是有一定特色的纸。
拿到了纸,赵琇又再次支使赵源,把这叠纸裁成大小一样的小张,只要够写一个一寸大小的字就行了,数量就照全族人的户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