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吧?
不少一心想送女入宫的人家都在打这个算盘,怎会放过如此大好良机?正当他们摩拳擦掌,想方设法要再上书请求皇帝纳妃时。皇帝的一份旨意给了他们当头一盆冷水:他下令礼部准备立储大典了。
皇帝要立储,而且明白说出是要立皇长子为储了。朝中那些比较稳重忠君的大臣们都觉得这是大好事,国有储君。就意味着大局安定了,就算皇帝有个好歹,也不至于后继无人。可对于有私心有野心的人来说,这事儿就不妙了。储位一日未定,他们仍可送女入宫,争取早日生下子嗣,博一把富贵。可是储位既立,只要储君没有什么大过错,那无论其他皇子有多么出色。也动摇不了储君的地位。如果非要去拼一把,那就得冒着天大的风险。不成功,便成仁。这无形是增加了他们博富贵的成本。有些人就开始犹豫了。在朝上嚷嚷着皇帝应该广纳后宫、开枝散叶的人少了不少。
倒是有人议论,说皇长子年纪还小,现在就立储太仓促了,不如过几年等皇长子成年了再说。当初先帝立储时,都有好几个儿子了;广平王立储时,也年近三十;当今圣上立储,同样也是在成年结婚生子之后。这个年纪才被册立的储君,基本已经有了不错的执政能力,性情品行也都比较稳重,有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