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的耳房是灶房,挨着灶房的是原主父亲柳博文柳秀才两夫妻的卧房,堂屋右边的一间是柳家二老住的,还有一间耳房原是柳家二闺女的闺房,只是二闺女已出嫁多年,这间房就一直空着。
柳博文十二年前考中了秀才,后来也参加过一次乡试,只因落榜后谢氏又生了第二胎,便没有继续走科考之路,去做了一名教书育人的夫子。
东厢房是柳澜清和柳清妍住着,还有一间屋子用来做书房。柳澜清自小天资聪颖,十岁起就跟随父亲在镇上学堂里念书,父子二人只在学堂休沐时才回来
西边的三间厢房住着老三柳博裕一房,柳博裕只生了一个女儿,多出来的屋子是用来存放粮食和农具的库房。
院门前方不远处有一池塘,水面一群麻鸭在嬉戏,搅浑了一池春水,池塘边上一丛吊竹亭亭袅袅,临水弓腰竹叶沾染了几分水性,摇曳之中竹竿儿更添刚劲清新。
院后用竹篱隔出来一大块菜园子外,还有几间用石头和木材搭建的小屋子,是牛棚猪圈和鸡舍,旁边是一片葱绿青翠的小竹林,风拂过,竹香沁满怀,好些鸡儿在竹林间游走啄虫吃,一切显示这是个非同一般的农家。
前前后后转一圈,直到把角落里那蓬紫竹都数了数,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