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亚于任何一个学科。最典型的符号谱要算是隋代僧人冯智辩(约公元613~618年前后)的《手用指法仿佛》了。《手用指法仿佛》包含有文字以及很多符号,这些符号有些类似印度梵文,也有一个八卦符号,有学者认为其中还包括了汉代的“声曲折”谱符。
篇末还记有文字:“大隋内道场僧冯智辩法师之所制也,不受师所,必可斟酌,非为指南,此本大贵,幸勿慢传。”可见前人对于一套认为可用之指法谱号,与今人一样,都怀着尽快推广,以便琴人之心情。这套指法符号,传到日本后得以保存下来,可惜它与很多其它不同记谱方案一样,不能广为流传,更不能成为通用的记谱法。
“我之前也只是听说过这种符号谱写的乐谱,但是在国内并没有见过,本以为失传了。十年前我去日本交流学习,发现日本竟然还保留着这种谱写乐曲的方法。唉,本来是属于中华的东西,却让一个外族之人保留下来,想一想我的脸上都无光都过意不去。中国的好东西都让日本人给继承了,别的不说,像是音乐里面的腹音、挑弦等等??????”曲叔叔一边说一边愤愤不已,无非就是抱怨政府只顾着发展经济什么,却把最根本的东西给忘记了。
“那,曲叔叔,你能告诉我这上面具体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