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药商金博英。当初薄家倒台,金家获利最大。几乎吞并了当初薄家一半以上的生意。
当然这事儿也是在姚延意刻意相让的情况下他才有这样的机会,当初姚延意的想法是自己刚弄了一个药场,姚燕语刚被皇上重视,姚家插手药材生意怕是会引起对手的不满,也容易暴露自己收拾薄家的事实,所以便在收拾完了薄家之后悄然退场,任凭各大药商瓜分了薄家的产业。
坐在金博英左手的是他的儿女亲家栗坤,栗家原本是做生丝的,但栗坤不是家中嫡长子,掌管家业没他的份儿,后来跟金博英联了姻,也加入到药商的行列里来。这两年被金博英提携,也算是赚的盆满钵满。
坐在金博英旁边的那个年轻人姓黄名兴义,黄家做的是船舶生意,他们家造船的基业是祖传的,画舫楼船精工细琢,华丽舒适,是富家人的最爱。据说生意很好,订单都排到后年去了。他也是近几年来才加入了药商的行列,但因为本钱足,可谓后来居上,在药行的地位绝对在栗坤之上。
剩下的三个虽然不能跟这三位比,但也是江南一带的大药商,各自经营着五六七八家药场,六家联手,说是垄断了江南的医药行也不为过。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了一番,最后还是栗坤叹了口气,问金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