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挖坟开棺,岂不成了盗墓的,这还有王法吗?也不能埋回原地,周围这么多人看见,难保不会有见财起意的贼子前来盗墓。所以说官面儿上挖到古墓老坟,能迁的尽量迁走,迁不走的要责令地方保护。
二庄主贪心虽大,奈何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因为在庚子之前,西关十分偏僻,庵观庙宇不少,民宅却不多,烈女坟、养骨塔全在西头。以往在白天,有一个寡妇打扫烈女祠。半夜没有看坟的,祠堂对面费宫人的坟头上已经长出了荒草。可怎么说也是在城根儿下头,昼有来往行人,夜有巡防兵勇,绝无可乘之机。
适逢庚子之变,待到乱军过去,他们哥儿俩带了两个胆大不怕王法的脚夫,牵了辆骡车,来到城厢南门的芦苇丛之中。这一大片芦苇荡子位于城厢南门护城河边,是有名的积水坑“葫芦灌”。
什么叫城厢?旧时“在城曰坊,近城曰厢”,地点临近水门护城河,由于这一带坑洼积水,形同盛水的罐子,两头宽中间窄,因此而得名“葫芦罐”。以前城外坑洼极多,这个葫芦灌还是小的,真正的大积水坑在如今的南开公园一带,南开的开是指开洼,旧时叫南洼。那个大土坑,乃明朝凿城取土形成,臭水淤泥中长满了芦苇,人迹全无。相比之下,城厢南门之外的葫芦灌要小一些,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