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我党我军的对外贸易不可能是国际间的,与建国后的外贸含义不同,像这样对“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开展贸易,就称得上是外贸了.
    可是,这相对于十分闭塞的革命根据地来说,从大上海换回的国产货物也统称“洋货”,比如:“洋油”(煤油、汽油)、“洋灰”(水泥)、“洋布”(棉布)﹑“洋火”(火柴)、洋药(盘尼西林等)等。此类国内“外贸”,解放前,在军队亦归后勤部管。
    为了进一步扩大“进出口”的力度,陈士榘司令员正组织的三个军分区首长和后勤部长参加的后勤工作会议。
    “光靠日照的那个单线是不行的,是不可能扩大对上海进行贸易的,要想增加贸易额,就必需增加‘出口’量。”陈士榘在这次后勤工作的会说:“加大到上海贸易工作的力度才可!长风同志,你就谈谈你们下一工作安排吧!”
    蔡长风看看了一下在会的谷牧等人说:“我们除日照之外,还准备在赣榆物色人选,让他们再开一条进入上海的通道,可一时还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能人呀!”
    “这个……”谷牧听到这里,用右手拍拍自己的脑门说,“我道是有一个人选,可不知他现在干什么?只要他能出面,定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