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这样的创意自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想象出来的。实际上,这项布置是谈玮馨创意,而由叶氏工坊会同东平王室所属的几个工坊联合实现出来。最难的倒不是上面的那些内容,虽然前前后后五千旗幡的数量的确是惊人了些,但能够以娴熟的笔力直接绘制出合格的底版用于印染工序的老工人毕竟数量也很可观。这样的技艺扎实、对于艺术稍有些理解力的工匠,是东平从来不缺少的一种人。比较难的,反而是套色印染技术。对于漆色漆工已经有着深刻理解甚至已经开始研发第一代内墙用乳胶漆的叶韬才不会担心漆的问题,但在印染方面他却没那么有办法,苦思冥想,折腾了好久才弄出这第一代的套色印染工艺。工序倒是不复杂,就是使用的材料的经济性比较差而已。但这套工序却仍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尤其是那银色和蓝色的套色,那银色的颗粒状质感十足却又轻盈地不会影响旗幡随风飘动的热染整工艺,可能会在将来为一部分禁军定制专门用于礼宾场合的制服的时候使用。
常菱将车窗拨开很小的一丝,望着车外,望着大街两旁那整整齐齐威武雄壮的队列,和那每个士兵身后的旗幡,这些规划有序,创意精湛,笔力雄厚的版画样式的印染,无声地叙说着东平国毋庸置疑地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