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想出大规模招收人才的方式,也就只有高考。至于朱先生您所说的,实现平时成绩与高考成绩综合统一计算,这看起来不错,但实行起来更为困难。
谁能保证平时成绩是真是假?
谁能保证这里面的公平性。
恐怕,以现在全国这么多学校来说,光是一个平时成绩,就可能掺进无数的水份。
当然,或许国家也可以监督。但这种大范围的监督,一来太过于费时,二来也麻烦。
三来,地方监督,更是不可能保证公平性。
同样的,张宁的@,朱青时仍是没有回复。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朱青时只更新了三条微博。
三条微博都是一些比较普通的事情,张宁也就没有观注。
吸引张宁目光的,则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一句感慨。
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创办了很多学校。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一句感慨,是国内领导人当天前去拜访钱学森的时候,钱学森有感而发的。
后世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