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敢在私下里交头接耳,却不敢高声。
福宁殿中,赵桓疲惫地靠在榻上,目光柔和地望着给他喂羹汤的朱琏,身边没有内侍、女官在侧侍候,只有他们夫妻二人。随着坏消息不断传来,他面对外朝举手无措的大臣,其情绪渐渐失控,失去了往日仅有的稳重。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赵桓才能真正感到一丝安逸,完全不问外朝的是非,躲在宫中享受片刻的温情。
“有劳娘子了!”赵桓的身子本就虚弱不堪,现在越发地不撑事,几乎到了灯枯油尽的地步。
“又来了,官家操劳国事,妾无以分忧才是惭愧。”朱琏放下碗勺,一双乌亮的星眸,透出浓浓的忧郁。
赵桓长长一叹,沙哑着嗓子说道:“朕无能,以至于天下纷乱,虏人入寇,内无可用之臣,外无御悔之兵,让娘子整日为朕担惊受怕,唉!”
朱琏似有不解地望着赵桓,淡淡地道:“官家,不要说见外话,倒是官家要注意龙体。”顿了顿,又道:“现在国事艰难,官家常叹宰相不知兵,何不让王秀节制京西。”
赵桓沉默无语,片刻才用怪异地目光看向朱琏,正色道:“娘子说的不错,王秀深入河东三战三捷,连种师道也在奏章中赞誉王秀,看来我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