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也算是泰斗级的人物,现在也没一人还在教育的第一线岗位,都是退居幕后,享受着办学的成果和为他们带来的名气,他们所培养的弟子中,中秀才和举人的人越多,普通人家越是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们的书院,哪怕束脩再贵。
赵元启不遗余力赞扬着纪宁:“……纪公子他如今办学已小有成就,若能得到各位的支持,想必他将来在治学上的成就不可估量。”
那些泰斗级的儒者对纪宁都是不屑一顾,其实他们对于崇王世子也没多少敬意,他们今天来的主要目的是跟崇王照面,多认识一些能帮他们办学的达官显贵,却没想到崇王未出来,崇王世子却拉着他们来提携后辈,从礼数上他们也不能甩脸色,但冷漠就是最伤人的脸色。他们也在想,崇王世子无端去推崇一个连举人都没考上的小子的什么鬼学院,莫不是世子也在这书院中有份额,最后也有利益分成?
这年头,还没有股份制的概念,但合伙开书院也比比皆是,他们并不觉得纪宁有什么才气,只以为崇王世子是因为利益才去帮纪宁说话。
纪宁对于认识这些人的态度,显得很无所谓,人家不屑认识他,他也不会去热脸贴冷屁股,你们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们呢。一个个虽然名气不小,但却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