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那些世家望族根基深厚,我还不是为了你将来考虑!”
殷永气结,跌足而叹,称再无颜面对世子,拂袖而去。
想到九月初十之约,殷永焦灼不已,他那日与世子侃侃一席长谈,对世子的才学见识十分心折,当世子邀约,他自是欣喜若狂,所为并非权贵结势,单纯只是对世子的景仰而已——内心一阵涤荡,生出“若能知交,平生无憾”的感慨。
得知真相后,殷永倒不怪世子颇经周折造成的那出“巧遇”,以世子的权势地位,倘若要警告他打消妄念,大可不必这般废心,甚至不需亲自出面,也能使他自取其辱。
可世子却并未轻信人言,而是考较了他一番,半句没提父亲那些见不得人的谋算,反而毫不讳言对他的赏识之情,真诚邀约,赴佛国寺听禅对弈。
殷永一念及此,更觉羞愧难当。
世子出自溟山书院,为北儒高足,又曾任国子监司业,才华横溢,实为天下学子典范,能得他赞赏原是平生之幸,岂知这个机会的得来,竟是出于父亲攀结权贵之心!
枉得他还以为与世子是君子之交坦荡荡。
可若失约,避而不见,又实在失礼。
殷永最终决定,佛国寺之约必须得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