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时不少得诏入宫的朝臣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虞沨与苏轹两人身上,当然是因为两个内阁学士几乎日日伴驾乾明宫,最有可能判定这桩公案。
苏轹微微蹙眉,也疑惑地看向虞沨。
虞沨神色并没有半点变化,只是跪在阶下,仿佛对两党的指责充耳不闻。
苏轹忍不住询问:“世子,圣上怎会不留诏书?可若说庆王矫诏……”
“三叔稍安,待太后驾临即知。”虞沨只有一句。
苏轹越发不明所以。
虞沨唇角微带冷沉:“不是矫诏,圣上若无意传位庆王,便不会独诏他一人见驾。”
可是倘若天子有意传位庆王,为何不留诏书?天子分明已经料到他今日已到大限,才传诏诸位入宫。
而且,甚至只留江清谷一人在场见证!
江清官只是太医,他的话实在难以服众。
虞沨看向跪在一侧的江清谷,眉心微不可见的一蹙。
太后来得稍晚,口称相信江院使的证言,却并没有说明天子曾有意会传位庆王。
这势态越发引人深思。
丽嫔母子不依不饶,秦相与陈家一众庆王党却在太后那句“江院使一直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