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操心皇后“嫡出”大皇子的理由?
又说自打有御史谏言立储后,虽然不了了之,但朝中诸臣却颇多留意起皇长子来,便有翰林谏言,就算这时立储尚早,也该给皇长子启蒙,选擢贤能渊博之士教习皇子识文知书,这事天子当然不会拒绝,也没有拒绝的道理,一番商议后,秦相的侄子脱颖而出。
太皇太后晓得这事,也没上心,皇长子无论如何都不是储君之选,天子自己都不在意,太皇太后也懒得理会皇子老师会不会消极怠工。
但纵使太皇太后,遇事也有与人商量的时候,严家女眷们是外命妇,也不能时时接触,太皇太后自然会倚重身边女官。
卫昭到底与楚王府有些关联,至于这等“秘要”,太皇太后还是防范着她,只告诉了如姑姑。
如姑姑便有担心:“就怕将来秦嫔得子,皇后娘娘会有想法。”
话说得婉转,太皇太后却明白言下之意,天子不大可能“食子”,但皇后就说不准了。
“大皇子身边都是皇后的亲信,我们的人近不得身,只好让任海上些心。”太皇太后说道:“皇后不动恶念便罢,一旦企图暗害皇嗣,势必要捏住她的罪证,到时,谁也保不住她。”
如姑姑低声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