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鼻子,气乎乎的说道:“父王,邸报不是说您明天下午才到吗?你怎么今天就来了?来了也不多带几个人,就带个赵高……”胡亥说着,一手指着旁边的赵高,“他那么没用,怎么能保护好您?”
胡亥越想想生气,来就来了,还忽然闯空门跑进来,吓死他了,还以为来个刺客,结果蓬头土脸就出来了,可爱又萌萌哒的主角形容就这么毁掉了。
“小熊孩子,你还在生气呢?来,父王给你梳梳头。”孩子是自己生的,嬴政哪能不知道胡亥的想法,他接过赵高递给自己的梳子,一脸爱怜的摸着胡亥随意披在脑后的长发,将头上那几搓不服的呆毛按平,开口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有同学问我,为毛扶苏会和胡亥唱反调,明明胡亥做的是好事……
只能说,时代的代沟喽。。从古到今都是优待士人的,农民从来都是被剥削的……尤其是在春秋战国这样的时代,孟子的“君为轻”在这个年代可是极不为受待见的……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道理还没人说出来……
纵观历史,真正一个国家要全民都过得很富有,一般都是保持中间的中产阶级的人数最多(比如美帝还有宋朝),然后下面是一少部份赤贫阶级(宋朝砍柴的都能穿丝绸),这样的社会结构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