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行从楚国的叶县(叶读如社)返回蔡国,找不到渡口。这时,随行并担任驾驶员的是仲由(字子路)。孔子便接过缰绳,让子路去“问津”(询问渡口)。
    子路走到田边,向两个肩并肩耕地的人请教。这是两位隐士,叫长沮(读如居)、桀溺。
    长沮问:拿缰绳的那位是谁?
    子路说:孔丘。
    这时,子路是在对长者说话,所以直呼孔子其名。
    长沮又问:是鲁国那个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知道渡口在哪!
    这是话里有话。意思是:你们家孔夫子不是给天下人指点迷津的吗?还找不到渡口?或者说,孔某人早就知道出路在哪儿了,何必还来问我?
    两种解释,都通。
    子路碰了个软钉子,只好又去问桀溺。
    桀溺问:先生哪位?
    子路答:仲由。
    桀溺又问: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
    子路说:对的。
    桀溺说:现在普天之下都是滔滔洪水,谁能改变?又跟谁一起去改变?与其像孔丘那样,只是拒绝坏人,还不如像我们这样,拒绝整个社会。
    说完,两人只顾埋头干活,不再搭理子路。
    子路无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