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皮答:臣听说王上是慈惠的人。
    梁惠王听了十分高兴,洋洋得意地问:那寡人的慈惠到了什么地步呢?
    卜皮答:到快亡国的地步了。
    惠王大吃一惊:慈惠不是行善吗?怎么会亡国?
    卜皮说:慈则不忍,惠则好施。结果是什么呢?必然是该杀的不杀,不该赏的乱赏。如此“有过不罪,无功受赏”,岂有不亡之理?17
    此事不知是真是假,但被韩非编进了教材,用来培训各国国王。只不过,韩非的课程内容跟孟子是相反的。孟子讲王道,韩非讲霸道,而且是横行霸道。
    为什么横行霸道?
    因为社会风气如此,时代精神也如此。
    韩非说,有一年齐国伐鲁,鲁国派孔子的学生子贡去进行外交斡旋。子贡滔滔不绝说了半天,齐人却一句话就打发了他。齐人回答说,先生的话确实说得漂亮,但我们就是来抢地盘的,漂亮话管什么用?
    结果,齐把国境线划到了鲁国都城门前十里。
    这,难道不是横行霸道?
    于是韩非说,别再扯什么仁义道德,扯什么兼爱天下,扯什么温良恭俭让,谁讲谁倒霉,因为时代变了。这个变化,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上古竞于道德,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