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到第二代,到了后面就不行了,还得不断上靠山屯来补充种蝎,胖子走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回到张老汉家,酒宴也就开始了,占了东西两院放席,老革命那个屋写礼账。
小娃子们正好放晌午学,都受到优待,跟着第一桌吃。一共也是八对八,十六个菜,八凉八热,小娃子们爱吃的拼盘、闷子、灌肠以及过油的,一样都不少。
另外还有难得一见的猪肉,炒大辣椒里有肉片,炖豆角子里有肉块,山野菜里面有肉丝,这下可解馋了,一个个甩开筷头子,鼓起腮帮子,都跟小老虎似的。
车老板子一个劲张罗:“慢慢吃,给你们填,反正就这一顿,吃完就都滚蛋上学。”
以往要是有办事的,烙头忙最怕小孩,刚吃完上一拨,趁你不注意,立刻又找地方坐下,专门划拉凉盘。倒是不在乎那点吃的,关键是占地方啊。
大脚嫂陪着两桌娘家来送亲的婶子大娘,在新房摆了两桌,大伙一瞧,饭菜很上档次,比有些人家给姑娘儿子办事菜还硬,更是满意,都夸张大婶有福气。
尤其是听说以后到鸡场去干活,每个月都能拿将近二十块钱的工资,更是眼气个不得了,不少人心里都盘算好了:等回头就找个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