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正文 彭林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四)
纳、敬请哂纳等,意思是让对方见笑了。

    四、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道鉴

    用于师长:函丈、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史席

    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用于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用于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用于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