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身,拍下赵宏飞,用力道:“好样的!泱泱中华,其容倭贼横行!杀敌报国,才显中华男儿本色!我卢作孚敬佩你们,我祝你多杀敌寇,杨我军威!”
赵宏飞诚恳的说道:“是我钦佩先生才对。我一向心高气傲,没钦佩过什么人,但先生是我最钦佩的一个,你才是真正爱国者。我可以不夸张的说,这次宜昌大抢运,民生公司挽救了中国。”
赵宏飞知道宜昌大抢运,但知道和亲身经历完全是两码事。卢作孚的大智大勇、民生公司船工日夜不休的努力,赵宏飞都看在了眼里;那些抢运的物资、人员对之后的抗战有多么重要,赵宏飞也有了深刻体会。
湖北省的宜昌,川鄂之咽喉,这次宜昌也成为悬系中国命运的咽喉。
自南京沦陷,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确定四川为战时大后方的那一刻起,进出四川的通道就成了抗战的重要运输线。华北、华东、华中等地的机关、学校、工厂企业纷纷向四川重庆搬迁。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入川,少有公路,更没有铁路,只有走长江水路。而宜昌以上的三峡航道狭窄,弯曲复杂,滩多浪急,险象丛生。就是在这种恶略的情况下,卢作孚的民生公司、以及码头的几千员工创造了不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