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满满的说:“濮阳!”董眯起了眼睛,对于马良的分析倒是颇为赞成。根据他和贾诩的交谈,袁曹二人的决战之地,其实最佳场所是在官渡。因为,渡过官渡,袁绍大军将会直接威胁到许昌。但问题却在于,那官渡是在京兆治下,又恰好是董和曹操在泰平元年就设定地自由贸易地区。
袁绍敢轻易的去触动官渡吗?
这是一块极为敏感的地带,以袁绍目前的状况。怕是不敢在这里开战。同样,曹操也不敢。
这也许是对曹操极为有利的一个方面。
官渡无虞,延津无虞……那么袁绍就只能在兖州和他决战。正如马良所说,最好的地点,在濮阳。
远离许昌。且有巨大的战略迂回空间。也注定了这一场大战,绝不可能如马良所说的那般简单。根据贾诩和董的推演,濮阳只可能是袁曹大战地导火索,但决战之地,却在别处。
至于这个推测是否准确。还需要等待最后的结果来验证。
董在沉吟了一番后。突然话锋一转,“季常。你立刻去承明殿,请石韬大人前来一叙。”
马良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董站起身,走出了书房。在书房门后的大树下做好,看着墙角处绽放地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