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其成,也许还会因为群臣这上奏而高兴乐呵上好一阵。可眼下她却越想越觉得心里不安,可又说不清这不安在哪里。于是,陈澜这么自顾自地说了一会,她突然只觉得脑际灵光一闪。
“澜儿,刚刚传信的时候可有提到,上书的都是些什么人?”
陈澜刚刚嘴里说着,心里却是真真切切迷糊得很,此时听朱氏一说,她先是一愣,随即一下子醒悟过来。偏生通政司那边并不是张铨送的口信,而是阳宁侯府的内线,所以消息只说是群臣上书,具体的人就只知道那个最最倒霉的右副都御史。于是,她立刻站起身来:“老太太,我这就去看看郑妈妈回来了没有。”
傍晚时分,朱氏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除却那位右副都御史算是部院高官之外,其余的并不是什么有分量的高官,从六部主事一级,到翰林院的侍读侍讲,四品以上都难寻得很,更不用说什么阁老部堂之类的老大人。而这些名字陈澜觉得陌生,朱氏听着听着却脸色渐渐变了,到最后更是死死攥住了旁边的引枕,浑然不觉指甲都被那劲道给按青了。
“不是从前走过咱们府里门路的,就是曾经亲近过韩国公的……好手段,好手段,竟然把他们一个个煽动得上书进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这个老婆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