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松年赶紧摇手反对:“别呀,等有了好看鞋子,你卖了挣钱,我再拿钱吧。”虽然残疾,但他心灵并没有愚昧,自然看出文瑾在帮他。
文瑾把来松年最后做好的五双鞋子,交给了王继善,看他能不能找到代销的商户。王继善人很热情,让文瑾在家等消息:“成不成的,我都会说一声的。小秀才也是一片好心,我王继善这点人情还是有的。”
“谢谢你,王伯伯,若是能有人代销,也是大家都受惠的事情。”
“哦,是啊。”王继善明白文瑾的意思,眼神里带着赞赏的色彩,他阅人多矣,从声音里听出文瑾可能是女孩,看她背影,更是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但他不知道钱家这是什么意思,并没有说出来,这也是他在商海滚打摸爬一辈子,一直利于不败之地的首要原则之一,便是即使最不起眼最弱小的人,他也不会背后议论,或者揭人的短、暴人家秘密。
仲夏时节,山上的野杏野桃子成熟了,上山的猎人,比如大山伯,要是碰上,会采一大兜,每次他都绕点路,给文瑾留一篮子。
山杏完全成熟,又软又甜,只是后味略有些苦,这对小孩子来说,已经是美味了,杏核也是苦的,当地人把它煮一下泡水里,拔出苦味,倒是挺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