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施,甚至有可能取得巨大成功,连带整个朝廷的格局,都能发生变化。
越是成绩突出,永昌帝反而越是谨慎,他把仁亲王召进宫,请王叔帮忙把把关。
永昌帝看完洪国刚的奏折,想了又想,觉得也挺好的,他前一阵听说了钱文翰提出改变记账办法的提议,觉得想法挺好,但在户部却实施不下去,还在观望,看这个年轻官员,会不会就此妥协、萎靡下去,却不想洪国刚竟然给出这么有力的一整套实施办法。
想起自己人汇报的,前几天钱文翰在太白居宴请洪国刚的事儿,仁亲王敏锐地想到,这办法说不定是钱文翰想出来的,拿给洪国刚做嫁衣,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宏远抱负。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知道不贪功反而才能立功,不冒进才能前进,年纪轻轻,竟然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孺子可教。仁亲王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他并不因反对儿子和文瑾的婚事,便处处打压文翰,而是对这件能促进巨荣繁荣昌盛的事情,持赞同的态度。
永昌帝也就是让王叔验证一下自己心里所想是正确的而已,得到支持,立刻便下旨洪国刚,好好斟酌,拟出条陈报上去。
文翰已经准备好了,他把自己想了半个月的计划拿出来给了洪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