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胆大。
沈明昭听夫人回家告诉了这些,联想到这个建议,是杨坚提的,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杨坚也是谨慎的人了,他授意夫人这么说,自然是被蒙蔽了,而且,是被自己最宠爱的小儿子蒙的,不然,谁能哄了这只老狐狸呢?杨坚的长子杨力还很有出息,十五岁便在京城得了个风流才子的大名,二十二岁第一次参加春闱,便一举上了第一榜,考了个探花郎,现在在翰林院供职。杨坚对这个儿子又爱又恨,杨力虽然有才,但却不喜欢钻营仕途,每日里闲了,便是叫上一帮文人,写诗画画,尽玩些风花雪月,入仕十多年,也才是个五品的翰林院待诏。虽然在皇帝身边走动,却满足于给皇帝写写奏章,讲讲典故,最多的时候,是皇帝累了,他写诗画画有时还弹奏一曲,让皇帝解乏,跟个弄臣一般,失却他一榜进士的风采,还把大好机会白白浪费了。
杨坚的另外几个儿子,可就没了杨力的聪明才智,老二和老三倒是很努力,但也仅仅是中了秀才,便再无建树,不得不靠着杨坚恩荫,捞了个监生的名头,一个在户部混了个副八品,一个外放,弄了个七品的知县,成绩平平,若不是老爹罩着,吏部早就给差评了。
至于小儿杨铮,因是杨夫人所出,溺爱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