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瑾想到著名的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没有像剿匪小分队那样精悍能干的队伍,又有土改工作队配合做群众工作,的确没法肃清匪患。
不敢冒险离开,文瑾只好和萧夫人在驿站等着,住惯了,也不觉得有多苦。
驿站所在的镇子叫三明镇,驿卒解释说,据说是因为一声鸡鸣,都能叫醒三省的人而得名,以前这里没什么人来往,最近和苗疆通商,客商来往才多起来。果然,道路不通,这里很快就滞留了四五拨商人,三家茶叶商人,他们人比较多,一拨就是一二十个,拉着马匹,带着保镖,还有一家贩卖丝绸和生活用品的,带了十几辆车的货物,还有几家规模没有这么大。
和苗疆通商,第一批客商已经很赚了一笔,这些有人是回头客,有的是听到风声,才来探路的,小镇上只有一家客栈,能住二三十个人,一下子就满了,连附近的民居都被租下来,住上了外地人。
小镇忽然热闹起来,各种口音和穿戴打扮,每天焦急地到处打听消息,然后失望地回到住处。有人就会产生需求,当地人把自己家里存储的,或是才从山上水里收获的,都拿出来卖,新鲜山笋、山菇、鱼以及山鸡、野兔。
文瑾每天耐心地陪着萧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