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辛苦了。”文瑾说着,春明不动声色地塞给郭公公一个小荷包,郭公公笑眯眯地接过,塞到袖子里。
有人看到荷包轻飘飘的,还很小,疑惑地看了文瑾一眼,还有人低声说了一句:“银票吧,好大手笔。”
“一百两,怎可能?”
其实是两颗珍珠,价值也就是三、四十两,在那个番商手里整盒购买,五十两买了五十颗,但里面质量良莠不齐,文瑾只挑出三颗一等品的,又大又圆,给金金和钱钱做了抹额,还有六颗也很圆,色泽光润明亮,只是不够大,她送给郭公公的,就是余下那颗大的,两个小太监每人也有一个荷包,品相比那六颗还略差,中大,色泽也好,就是不够圆,大概能卖到四五两的样子。
见文瑾不卑不亢,手下丫鬟做事很有章法,董侧妃和杨侧妃都收起轻视之心,在心里盘算是配合仁亲王妃打压世子妃,还是笼络世子妃,图将来日子好过。
接下来,就是拜祭祖先,这一关过了,等于文瑾和孩子就是仁亲王府的正经主子了,作为身份的玉牒,还在制作中,要过几天才送过来。
接下来就是拜祭祖先,因为仆人不可以进去,钱隽牵着金金走前面,文瑾抱着钱钱跟着,礼仪并不是很繁复,只是三叩九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