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就自动熄灭了,而且桥两边的火焰从不会烧到桥上面来。
陈然甚至是猜测着这座桥对火焰是不是有压制作用,要不怎么会桥附近的火焰几乎没有,接着往两边延伸火焰就越高呢。
而且这桥对熔浆上的浓烟同样的有驱赶作用,这倒是让陈然想到了他们穿过悬空路的时候,悬空路对浓烟也有驱赶作用。
陈然感觉这两者应该是同一种材料,只不过是其中一种加工了一下。
在这之前的时候,陈然倒是听说过在杭州的碑林文物保护所曾经收藏的有一块石碑也有辟火和压制火焰的作用。
那块石碑名字就叫做辟火碑,据说是清光绪年间的物品,当然,这里说是清光绪年间的物品,只是说那块石碑是清光绪年间出现的,并不是说是清光绪年间建造出来的。
清光绪年间,杭州房子多是木屋,屋屋相连,很容易招火灾,为求平安,当时一位叫陈其晋的训道,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主持找来了四块辟火碑,一块放在众安桥的关帝庙前,就是现在庆春路和中山中路交叉口,一块嵌在鼓楼城墙上,一块放在水星阁,还有一块当时放在哪里,找不到确切资料,没法证实。
四块辟火碑,每块近一人高,最上面刻“辟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