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很强的样子。
如此也就说明,伊稚斜困住汉军主力的消息是属实的了。
到了这个时候,军臣单于拔了两根胡子,计上心头,一个绝佳的调回伊稚斜理由便产生了。
而且军令是最紧急的,军臣单于可不会小瞧伊稚斜的本事,要是慢了,说不得他就已经招呼好人手,将汉军给聚歼了。
至于调回伊稚斜之后,再怎么对付汉军,那还不简单?
自己有四万大军,加上伊稚斜的队伍,怎么也有五六万人了,要对付三万人的汉军,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况且,这个时候,各部族已经被自己传达了消息,谨防汉军袭击,也就是说,汉军随便袭击一个部族便可以大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军臣单于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想到这里,军臣单于也很得意。
军臣单于得意,可是苦了伊稚斜。
卫青在给军臣单于制造了一个绝佳的制衡伊稚斜的理由后,带着大军,远远遁走,寻了一处安稳的地方,好生歇息了半夜。到了第二天黎民,估摸着伊稚斜已经接到军臣单于的命令了,便在阿伊河和军臣单于大营中间的道路上,去寻找伊稚斜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