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
秦城来自后世,自然知道商鞅的法家耕战体系对一个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不少学者甚至预测过,若是中华延续千年的治国方略不是儒家,而是法家,那么今日之中华,将是另一幅完全不一样的面貌。不会有蒙古人入住中原,不会有满洲人入主中原,不会有鸦片战争......
因为法家的治国制度和耕战体系,除了能够强国之外,还能保持国家强盛。秦国在秦武王,秦昭襄王这两个平庸君王在位时,国家依然在一步步强盛着,便是证明。
其实最大的证明还不是这个,最有力的证明是,后世的国家,基本都是“法家制度”,依法治国。
如今距离董仲舒元光元年上书“天人三策”不过六年时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还没有太走上正轨,秦城如果想说服刘彻改行儒家为法家,以对匈作战为切点,正是时候。
至于历史书上那套“外儒内法”的言论,秦城向来是不屑一顾的,那样除了只会让国家制度法不法、儒不儒之外,没有多大实际作用,要是有用,也不会有几乎每个开国皇帝都要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一项制度如果需要制度外的东西来修补漏洞,那么它就不是一项完美甚至说不是一项合格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