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像上辈子一样瞻前顾后,把别人的态度当做自己生活的准则,她这辈子不就是白活了吗?
但孟皎不一样,一听出这人语气中的不屑,她的脸色就又苍白了一分,见已经有专家拿起她的折扇开始观察了,脸上才恢复了一丝血色。
拿着这把折扇观察的人正是孟鱼薇的师兄,冯老介绍过他,是京都大学考古系的教授,也算得上是德高望重,对扇子类的杂项也是钻研得很深。孟鱼薇在他观察的时候,也认真地看着这柄很久不见的折扇。
这把折扇上宝光浓郁,呈乳白色,是孟鱼薇今天接触过的所有物品中最为炫目的一个。折扇,又叫撒扇,是明代永乐年间,朝鲜国入贡中国的。因为永乐皇帝喜欢,很快就风行全国,普遍使用了。
这柄折扇扇骨是由斑竹制作的,斑竹也叫“湘妃竹”,因外皮生有大小疏密不等的褐色斑点而得名。湘妃竹是制作扇骨的上佳材质,冯老给孟鱼薇的笔记上曾介绍过这种竹子,也介绍过这种用湘妃竹制作的折扇大多是清代的。
很快,孟鱼薇的这位师兄也给出了鉴定结果:“这把折扇应该是清代的物件,是当时很流行的十六档折扇,且是由上佳的湘妃竹制作,开度完美。但是,这扇子的精华却在这扇面上,扇面上只有一首诗,这是一首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