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贤的理念是显得那样的浅薄。
它们虽然也能启迪心智,给人以思想、道德上的引导。但是现实应用过程中,尤其是在治国过程中并不能够直接应用,它们只是理论而已,存在的目的只是让人知道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而在赛里斯一部三千个赛里斯文字的《论语》就可讲他们的思想理念全部囊括,更重要的是《论语》在界定了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之余,还更为系统的诠释了什么样的君主是明君,什么样的臣子是贤臣,如何才能被称之为好儿子好丈夫,怎样才能达到贤妻良母的标准。
它既是赛里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标准,更是治国纲要。在它和它的衍生物《大学》《中庸》引领下,以及通过圣母教对老庄、韩非子、管子等百家思想的融合,共同铸造成了赛里斯现在文明的思想架构。
赛里斯的儒道法家思想,仿佛一把金钥匙,打开了罗马学者们尘封已久的知识宝库。心怀对知识无限渴求的罗马学者们,兴奋的汲取着知识的滋养。为了方便与学术近距离接触,他们索性搬出位于内城的驿馆,死皮赖脸在帝国大学堂的宿舍里住了下来。一个个如同初入学的学生一般,从最基础的学起,游走于学院各大课堂。
随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