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兴汉 > 正文 第222章 欲炼神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只有2万吨钢的年产量,想必每个人都一肚子气,4万万人用2万吨钢,就是两万人用一吨钢,平摊到一人才有50克钢,不要说刀,连每人新添一把小攮子都不够。小日本当然会侵略中国。

    相反如果刘琮钢铁的生产和使用量超越曹操和孙权就一定能够在装备和器械上取得优势。弓弩等器械的制作是诸葛亮的长项,但其他武器装备制造要胜出,还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所以炼铁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如果荆州能练出好钢铁,并且大面积的在军队中使用,就一定能够战胜其他诸侯,就能推动汉民族的发展。

    当刘琮把自己的这些想法说给诸葛亮、徐庶等人听时,他们也纷纷表示赞同,如今荆州虽然暂时安逸,但古语云,居安思危。曹操是不可能听任荆州、扬州做大的。

    而炼铁需要大量的铁矿和燃料,长沙郡内的煤炭可以提供足够的炼铁燃料,相邻的零陵郡又有大量的铁矿石。经过再三遴选,曾经的典农校尉,现在的将军府主薄刘巴又被委以重任,赴长沙大炼钢铁。

    当然炼出来铁只是第一步,如何打造成领先这个时代的武器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量网罗各地优秀的工匠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快捷的第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