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即使年轻时将国家经营的如何英明强盛,到了最后终还要疾病缠身。
这位沮渠蒙逊在魏国征柔然之前就已经传出过几次病危,他是卢水胡人,卢水胡普遍信佛,所以宫廷里的僧医和法师特别多,竟堪堪把的命保住了,但即便如此,国内换储的声音还是一直很响。
沮渠蒙逊不但是个雄主,而且能伸能屈。他在柔然、夏国都被灭了之后,果断选择了附庸魏国,不但自己奉上了玉玺、金册等物,而且全国上下全部改口凉国国主为“大王”,称拓跋焘为“大可汗”,更是派出使者,一边恭喜魏国大捷,一边要把女儿兴平公主嫁给拓跋焘。
由于魏国封皇后的是看谁最先“手铸金人”,这位北凉国国君甚至召集了不少金匠,在国内教导女儿手铸金人的诀窍,为的是什么,可想而知。
北凉国地处东西相交的要道,只要拿下西秦和北凉,西域通往中原的道路就畅通了,许多魏国无法在国内得到的物资都可以通过和西域的通商得到,原本夏国一灭,拓跋焘下一步就是要积攒国力、准备征西,可蒙逊不但示弱了,而且归附的毫不保留,连自己都自认是“北凉王”,拓跋焘哪怕做出样子给其他诸国看,也不可能再度西伐。
拓跋焘缺乏进攻的理由。
三王子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