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崔浩都不相同,无法以利诱之,或者以共同的信念并肩前行。
他到现在都不知道赫连定到底要什么。
见到赫连定犹豫,拓跋焘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愿最后事与愿违,反倒引起矛盾,只好打了个圆场:
“屯兵的事情还没上朝议论,如今只是商议,诸位都多商量商量,不必急着下结论……”
他烦恼地摸了摸下巴,摸到一手油才想起来自己现在大概仪表不整,伸手向宦官要了块热帕子,借擦脸把此事揭了过去。
崔浩见没有逼婚成功,心里微微有些遗憾,还有些怒拓跋焘太容易退让。
他连上墙的梯子都给他扶好了,结果他看了看还是下来了!
不过如果拓跋焘不是这样的性格,崔浩这样的人也不会尽心尽力为他谋划,正是因为拓跋焘总是先重情重义后考虑问题,魏国才不至于成为所有大臣争权夺利的战场。
大部分人虽然争权斗得不可开交,在大节上但都还能保持一致,为了辅佐拓跋焘、辅佐魏国而使尽全力。
就是太可惜了啊。
众人有的还没有吃完,因为这件事隐隐有些尴尬,拓跋焘借口要去如厕,拉着赫连定退离了席位,拽着他到了后室僻静之处,有些无赖地说道:
“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