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是个真正的孝子,原本崔浩所建议的“改元”就很有道理,他又是为了窦太后着想,拓跋焘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于是第二天的大朝,“改元”的事情彻底搬上日程,一干大臣、钦天监官员就“改元”之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因为崔浩和拓跋焘的坚持而确定了下来。
但改元并非小事,一般一个国家想要改元,除非是个草率的昏君,否则占卜必须要做好很多准备,包括历法的修正、占卜吉日等等,哪怕最快也要半年才能确定下来。
崔浩会这个时候向拓跋焘建议,原本也是想要提早准备,看现在的情况,北凉和北燕的将士班师回朝到颁赐有功,至少也要几个月到半年,正好可以趁机改元。
朝会一过,关于改元后如何大赦天下,哪些是不可赦免的,日后的平凉户和平燕户怎么向中原迁移等问题一直讨论到了晚上,拓跋焘留了不少朝臣在宫内用饭,可从正午开始,拓跋焘就频频出神,不停地看向南山的方位,引起一群朝臣在私下里不住的讨论。
崔浩和寇谦之关系密切,对今日要发生的事情也知晓一二,虽然不太能接受佛门和道门联手,可既然是拓跋焘下令,又是为了太子和花木兰,他也不敢伸手从中作梗。
夜色一沉,南山的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