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那闺女儿子的也该说亲了,女儿还好说,自有男家送聘礼来。这儿子娶媳妇儿却是要花许多钱的,况且现在嫁女儿的简直是狮子大开口,比原来花的钱还要多。”李大娘不禁感慨万分,虽说这几日挣了点小钱,她光贴补家用都不够的。
月娘笑了笑,把绣品交到她手上:“虽说这几年累些,等你那儿子娶了妻,女儿找了婆家,你不就能享清福呢么?”
“享清福?”李大娘颇为不屑,“你看现在有几个当婆婆是轻松的,刚嫁来时要看婆婆的脸色,这好不容易熬成了婆,却又不得不看儿媳妇的脸色了,我又不是那挑刺儿的人,若是儿子媳妇儿懂事便好,不懂事,那以后的日子可鸡飞狗跳着呢,你看老罗家,都快逼得那罗婆子投井了。”
“别人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是个明事理儿的,以后的儿媳妇必然也是个懂事的。对了,这都马上要过年了,怎么还要往集市上跑呢?”月娘见她发愁,便转移话题。
“嗨,你不知道,越是在这几天里,越是办年货的人多,就靠着这几日涨涨价呢,这要准备年货,做新衣,还走亲戚访友,自然是不能空着手的,还要给些小孩子准备些压岁钱,零零散散的,也不是个小数目了。”说到这里,她倒有些羡慕月娘,虽说娘家没有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