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信,都是原主写下但没有寄出去的,内容无一例外都是质问父亲为什么连高中都不让她去读,她愿意下乡,但只求读完高中。
那些信的落笔时间都是七零年,之后她没再写过,不过想来原主同她父亲之间这一生都无法和解了。
对于原主来说,她在乡下从十三岁到十七岁,这几年不仅吃了苦,也更懂人情世故了。
对于继母的小心思,她父亲不可能看不出来,一个能在纺织厂当上副厂长的人再傻也傻不到哪里去。
但他还是顺着继母的心意把苏敏送走,不过是放弃了她,讨好了继母。
而且原主父亲在女儿下乡后也没有寄来什么粮票布票。
就算是写信信也是继母执笔的,几年时间三封信,来来回回不过是说家里日子艰难,没办法补贴苏敏。
还总是在信里感叹说她不懂事,当时她父亲在想办法,结果没来得及原主就下乡了,苏敏嗤之以鼻,想什么办法,最好的办法不就是让原主读高中。
原主只要成了高中生不就能再留下两年。
而且信里又说和亲戚们聊天说起苏敏,真是长大了懂事了,在乡下过得好,蔬菜水果都能吃上,又心疼在城里的父亲,从未提出要什么帮助。
这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