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一封,半点犹豫也没有,命人火速传给了扬州扈家。
可是这一封信,一走,就走了一年多。
在这一年间,扬州那边再也没有消息,整个扈家就像是消失了一样,而韩闲卿与扈文青之间也断了鸿雁,从此再无联系。
人人都以为这门娃娃亲完蛋了,包括韩明珠也都将扈文青这个名字抛去了脑后。
儿时的闹剧渐渐化成了模糊的印记,变成了一笔淡淡的影子。
古夜答应的事,小夜子答应的事,没到他们出手就自动解决了,想到这个,小明珠还有一点遗憾,凡人不嫌事多,她其实是很期待有人能为她大闹一场的,而不是这样走得无声无息。
韩明珠十五岁及笄,也到了频繁议亲的年纪,但韩府没有了之前的风光,上门来的媒婆并不似想象中那样多,可靠的人选也不如以前,韩夫人挑来挑去,矮子里也挑不出高子,不由地有些着急:“这孩子,赚了些钱就捐掉,连捐了六七年,真是不管爹娘死活了。”
韩家再不是沧州首富,但在韩明珠的操持下,韩家依旧还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家族,不为别的,只为这份济事为怀的善意。昔日熊孩子,历经转变,终于变成了名动一方的大善人。
她年年捐德助善,一点一点地替小夜子攒着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