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大一新生如此卧虎藏龙,竟然有两个天才。
一时间,况雨萱在学校里的风头甚至盖过了林景兰。毕竟大家都已经适应了林景兰的强悍,见怪不怪,而况雨萱还是新鲜出炉的天才。
.
况雨萱的论文就被安排在了下个月的《生物质化学工程》上。这本年期刊系里有订阅,因为这一期里面收录了况雨萱的论文,不少大一的新生都借着看,很快就被看旧了。
林景兰没有和他们争抢,等到大家新鲜劲都过去后,林景兰才把这本书借走。她倒不是特意为了看况雨萱的论文的,而是她重生后精力充沛,又可以在空间里多获得一些时间,因此就养成了海量文献的习惯,从中收获不小。
如今没有互联网,好在到底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高校,财力雄厚,订阅的期刊杂志十分全,因此林景兰每个月都会把系里订阅的期刊全都扫一遍。
不过看完况雨萱的论文后,林景兰觉得有些不对劲。看论文最重要的就是看实验结果,然而况雨萱的实验数据,林景兰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
林景兰也说不出原因,这更像是一种直觉,一种做了很多年科研,做了很多的实验之后得到的直觉。
如果非要说出一个原因来的话,那就是况雨萱的数据太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