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熙在这些小国中一直占着举重若轻之地位,其中一些小国不乏是大熙之附庸臣国,像高丽国便一直是大熙之属国,每朝每岁都会遣人来向大熙纳贡,也因此高丽国此次前来朝贡的米松亲王十分受熙帝之青眼有加。
当然有高丽这种属国,也有为着两国的友谊而来,例如暹罗、琉球,这两处离大熙本土甚远,隔着一道海,自然不用像近在咫尺的高丽那么拍大熙的马屁。还有例如扶桑,扶桑国和大熙的关系一直不甚好,早些年大熙沿海一带饱受海寇的侵扰,其中有许多便是打着扶桑浪人的旗号。
大熙人对着扶桑人有着一种本能的厌恶感,俱因听过海寇肆掠沿海一带。而扶桑人对大熙人又有一种先天的居高临下,认为泱泱大国不过如此,一些在本土混不下去的扶桑浪人便能打得大熙沿海溃不成军,实在是有辱名声。
但因大熙开了海禁,前来通商的海商如过江之鲫,扶桑国本土资源紧缺,与大熙通商后会极大程度缓解国内之窘状,抱着很复杂的心情,所以这次扶桑国也派了使节前往大熙。
只是两国积怨已久,再加上扶桑人粗俗不堪不懂礼仪,鸿胪寺负责接待的官员也十分看不上这些蛮夷,便有意疏忽,不若招待其他使节那么周道。
此次前来大熙的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