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着自己的心情。还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好像对她不太感兴趣。
“洋落,来源嘛,这个说不清楚。”
“说不清楚?那我不买了。”
“哎哎,三万元怎么样?这是钧窑,你看这蚯蚓走泥纹,肯定是真东西。”
“好家伙,你当我不识货啊?就这个包浆,这个爆红,肯定是清代仿钧窑,时间还到不了乾隆,顶多是嘉庆一朝仿的。一个洋落钧窑,还是清代后期仿的。你还要三万元?一万,多了不要!”顾老先生又要抬脚走人。
“好好好!一万就一万,算我今天遇上克星了……”
那是1980年,她,身价一万。
但是顾老先生在80年用一万元把她买下来后,又把她给尘封起来。转眼间到了2010年,她又被顾老先生请了出来。这一回,顾老先生给她沽价500万。买家是一个退休的历史教授,姓董。一直希望入手一只爆红的钧窑碗。
当看到她的时候,这历史教授的眼睛都直了。
顾老先生道:“老董,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也玩古董多年了。这东西,良心不良心?你看看,圈足外撇,外缘凸起一线。是北宋钧窑的典型特征。”又把它翻了个身:“香灰胎,蚯蚓走泥纹,都错不了的。大开门的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