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步步拾级而上,隐约可闻人辩合之声,等到挑开锦帘,声音瞬间放大风涌而来,首当其冲的一句便是:“本以为襄仪公主有所收敛,孰料今日又开始干预朝政,听说,拦的还是赵阁老推举之人。”
    “江浙乃是赋税重地,出了这等事自是要着手安抚民心,哪有搁置的道理?”
    “怕只怕襄仪公主又会安插自己的人去做这趟差使,若得太子首肯,旁人还敢多说什么?”
    我颇为惆怅的闭了闭眼。
    合着这群天子门生青天白日之下辩的正是本公主。
    关于在民间的那点名声,我隐隐约约还是知道一些的。以往隔着京城老远都会听说书人侃襄仪公主云云,只是当时没留那份心去听,后浪迹京途的那几日,倒是得出了这公主权势虽大,在老百姓尤其文士们眼里那整就个黑角,在尔虞我诈的庙堂争斗,一手翻云覆雨一手遮住朗朗乾坤。
    当然,人们在扼腕愤慨之际还是会抱着一颗憧憬美好的心,他们相信善恶终有报世道转轮回,总有一日诸如本公主这样的奸佞之徒会尝到应有的报应。
    眼前这二十来个书生很显然就是这般想的。
    他们三两一桌扎堆而坐,义愤填膺的阐述自己的观点,除了抨击我的言论些许过激外,不乏一些颇具实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