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朝上使凯旋之日,莫要忘记本王今日之情。”
小唐并不觉得意外,微微笑道:“多谢大王,我国有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今日借兵之情?请大王放心。”
当下,小唐自天竺又借兵两万五千,跟尼博尔的七千人,对外统称有五万人马,大军赫赫,直逼沙罗而去。
大日王起初听闻,尚不当回事,反而大笑:试想一个大舜的使节,率领一帮“乌合之众”,能有多大能为?何况就算真的有五万人马,沙罗却有十几万兵力可以调动,又能奈他何?
小唐却跟其他六十九人大舜残部,破釜沉舟,统统身穿白衣,以示不忘血仇,誓要雪耻之意。
这一场战,非比寻常。域外之地,又因多年不曾跟中国交手,又哪里懂得其中利害?所谓兵者诡道,用兵如神,更是闻所未闻。
加上小唐誓死报仇,无所不用其极,三十六计百变迭出,那些叫人匪夷所思的打法,眼花缭乱的强横猛攻,竟如飓风过境,神兵天降,让沙罗士兵闻风丧胆。
这一支军队,在小唐的统帅之下,所向披靡,一直从西沙罗打到东沙罗,几乎打遍了沙罗全境。
战役到最后,只要看到白衣影动之时,沙罗士兵便自行溃不成军,四散奔逃,最终死伤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