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第127章计深远
    “朕既然不忍叫太子临终失去身份,就不能选这个几个侄子。”官家叹气:“朕,想选晋王赵随,他虽然年过花甲,但是身体健硕。在文官里的口碑也不错。何况,他如今有三子,皆是健康的孩子们。长子又有了儿子。他府上,还有一个妾,也该生了。或许,还是儿子。”
    “赵随若是登基,定要追封侄子为帝,就算不追封皇帝,太子也能一直是太子。可侄子要是登基,只怕,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官家道。
    仁宗无子,立了嗣子,登基之后,便追封了自己的父母。
    如果此时,官家选了侄子,他过世之后,难免重蹈覆辙。
    可叫赵随登基就大不同了。
    太子也会尴尬,但是长辈对晚辈,总有宽容。
    赵随登基,定然不敢抹黑侄子。
    何况,赵随本为皇子,不存在追封谁。
    那时候,就保全了太子的体面。
    再说了,侄子们是好,可毕竟也不是他跟前长大的,可弟弟确实他关心了几十年的。孰轻孰重,很容易分辨。
    至于以后,传位给谁,都不会动摇太子的身后名声了。
    盖棺定论就算了。